|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夏斌 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也让人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更大的空间沉淀自己。 有人开启了“对话”,直面生命的脆弱,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有人学会了“珍惜”,不再一味抵触长辈的唠叨,而逐渐懂得接纳与陪伴;还有人承担起更大的“责任”,为社区、校园和社会的正常运转、和谐安定发光发热…… 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做到同舟共济。在“歇一歇”的日子里,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同呼吸、共命运”。 一场“生命教育课” 想吃就吃,想睡就睡,躺在沙发上就能为国家作贡献,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令人向往? 刚刚过去的2月,客居上海的四川小伙子、出版社编辑晓光(化名),和很多人一样过上了一段“圈养”的日子。从最初的茫然、失落到琐碎、无聊,甚至有些焦虑、不安,再到后来的安然、淡定,可谓体验了一番人生滋味。 晓光住在远郊,小区离地铁站有数公里路程。平常下班后,因为出门不便常常深居简出;眼下因为疫情无法出门,更是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修身养性。 与疫情斗争的过程,仿佛在上一场触动人心的“生命教育课”。一开始,对病毒不了解,加之网络上不时会冒出各种传言,一度让晓光不知所措,甚至情绪低落。 在大海中游过泳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风平浪静的时候,应该使劲往前游;遇到浪头打来,千万不要继续扑腾。这时一个劲地跟浪头对抗,不仅会浪费精力,还很容易被彻底掀翻。 晓光意识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己不应该胡思乱想,而需要转移注意力,比如认认真真地读几本好书。 他先是翻阅了《20世纪思想史》,然后读了几本游记,接着又把假期前带回家的新书校样作了一遍审读,还跟几位作者、译者沟通了出版进度、封面设计等。 "与其因无知而恐惧,不如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晓光告诉记者,越是对未来不确定,越要以理性的态度来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控情绪。 例如,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通过有形的活动来增强内在的秩序感、掌控感;还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来保持和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意志力。
这几天,晓光正在跟进探险家斯文·赫定一部专著的中文版发行情况。采访的时候,他收到了瑞典斯文·赫定基金会主席写来的邮件。对方表示,该书将正式藏入瑞典皇家图书馆。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消息。 “古今中外的优秀探险家身上,都具有一些普遍的可贵品质:执着、勇敢,心无旁骛。疫情的到来令人慌乱,但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们会像斯文·赫定那样,勇敢地克服险途中的一切困难。” 晓光的这番感慨,也代表了当下中国人的战“疫”观。 心愿,因爱而生 同样是“圈养”,年轻学子的居家生活似乎更加闹哄哄。 前不久,上海社科院研究生院对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状况进行了摸排。好消息是,“所有人均生活正常、身体健康,绝大多数同学情绪稳定”。 有同学说,自己在闭门读书,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还有人在忙着写论文,顺便找工作、投简历。 也有同学表示,自己睡眠充足,甚至“睡到有些累”;有人感叹“已经宅到发霉”,并且“不知羞耻地发胖了”。 一些同学还吐露了自己面临的困难,如“学习资料不足”“生活物资紧张,菜品不够,肉类匮乏”“防护物资不足,包括口罩、消毒水”以及“网络不畅通”等。 也有人禁不住发牢骚,抱怨“厌倦了囿于一栋屋宇下的生活”,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自己能够走出家门去吃火锅、喝奶茶。
除此之外,“疫情期间和父母相处有多难”也是一个“必答题”。 “老妈变得异常敏感,不仅囤积各种食物,还天天说不要刷视频、不要看手机,甚至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发呆都要被指责”; “劝老爸少出门、别聚会、戴口罩,惨遭diss(轻视)”; “给我妈充了网络视频会员,没什么别的想法,花钱买命罢了”…… 一串串对中国式亲子关系的“控诉”,令人瞠目结舌。 微博上,近来还流传开一个新段子:大家最近忍一忍,尽量不要跟家里人吵架,因为吵架了也没法离家出走。 可是,如果这个家再也回不去,你还想“逃离”吗?这段日子里,一幕幕生死别离的瞬间让人心痛,也给我们上了很重要的一节课:珍惜。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讨论:如果遇到一个比《囧妈》还囧的妈妈该怎么办? 有网友回答:人过三十,最大的幸福就是老妈的唠叨,最大的担心就是老娘的身体。好好珍惜吧,父母在的时候还有家,不在的时候人生只剩下了归途。 人生的离别,进一步放大了陪伴的可贵。 正在经历精神洗礼的年轻学子,不少人许下了新的愿望———“疫情带来的寒冬,就在春天里被亲情消融个干净吧”“希望能去外婆家补个拜年”“想给至今没回家的医生父亲做顿饭”…… 小小的心愿,因爱而生,因爱而实现。 微光聚成炬火 路口枢纽设卡检查,小区单位封闭式管理,“北欧式”排队走红……这会不会让“陌生人社会”变得更加冷漠? 答案是否定的。 在徐汇兴荣苑小区、杨浦松花江路95弄小区、闵行三佳花苑小区,可以看到一群群热心业主的爱心善举。前些天,气温较低时,有人买来“暖宝宝”,有人网购热水袋,还有人亲手煮了红糖姜茶,分别送给小区门口值班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和物业保安。 在松江白马花园小区,有独居业主身体抱恙、无法走动,一段时间里不得不主要依靠外卖生活。可是,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后,所有的快递物品都必须统一放在大门口。了解到业主的特殊困难后,小区保安主动承担起了“中转粮食”的任务。 在静安城上城小区,金女士家里住有病人。一大早,居委会工作人员就打来电话问寒问暖。“他们先问我们是不是近期会去医院看病。如果去,一定要做好防护。然后,就送过来一袋口罩。”金女士后来了解到,这批口罩是小区其他业主捐赠的。 嘉定汇旺社区被称为“万国小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1600多户、5200多名居民中有1100多户、3500多人是新上海人。 社区党支部书记许李丽时刻关注武汉疫情的进展,早早地就组织支部成员和楼组长、志愿者排摸外地居民回家过年的情况。 除夕前夜,社工、社区民警、协管员、居民志愿者等人全部到岗,开始挨家挨户地电话排摸信息。一个电话多次无人接听,许李丽披上外套,直接冲到居民家中。 由于分工明确、态度诚恳,汇旺社区顺利完成了排摸统计,外地租户的返乡人数、湖北地区返乡的人数、留在嘉定过年的人数都做到了底数清楚。这为之后快速锁定居家隔离对象赢得了先机。
汇旺社区社工在绘制口罩预约登记流程图。 嘉定工业区供图 “排查不漏一户一人,监控人盯技防,这样的霹雳手段是对所有居民的负责,也是我们的责任。”但是,许李丽也懂得换位思考,“被隔离的居民是无辜的。他们的烦躁、不安以及生活的不便,需要我们去安抚和解决”。 在细化小区防控方案时,许李丽在“一访、二查”基础上特意加上了“三关怀”,即把高龄老人、婴幼儿、孕妇等列为特别关怀的对象。 一位怀孕19周、住在汇旺社区的湖北籍孕妇,在老家过完年后早早赶回了上海。一到小区,夫妻二人就被隔离在家。考虑到孕妇需要增加营养,社工主动采购了鸡蛋、牛奶等营养品送上门,同时还帮忙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产检时间改到隔离期满后。这些细心周到的服务,让小夫妻俩安心地留在家配合隔离。 微光聚成炬火,必将驱散阴霾。 四海共此情 “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他们认为回家就是安全的,但我待在学校里一点也不感到害怕。” ———里斯蒂娜(土库曼斯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和我的家人都在上海,我们和学校、上海、武汉,一起抵抗疫情。” ———迪娜(哈萨克斯坦) “看到学生这样说时,我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上海大学辅导员谢文博如是感言。 面对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537名国际学生,上大教职员工克服了时差问题,几乎全天候在线,耐心安抚和贴心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各类问题。 一名国际学生前往武汉旅游,因为疫情无法返沪,辅导员为了打消学生的恐慌,每天与其电话聊天,安抚学生情绪,直到学生被大使馆派人接回并进行检疫隔离。 除了“一对一”的关注,上大还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定期推出双语版“疫情防控要点速览”,不仅整理翻译官方报道,还将实用的防疫视频配上英文进行重新剪辑,向学生科普防疫安全小知识。同时,开设“中文专栏学习”“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等栏目,鼓励国际学生利用闲暇时间更好地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倡议他们把战“疫”生活中的所想所感记录下来。 上大公寓办的留沪党员也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为分布在宝山、嘉定、延长三个校区11幢公寓楼内的近300名中外学生筑牢安全防线。
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宿舍管理员书写防控疫情温馨提醒。 张黄慧 摄 程金玲是公寓办党龄最小的党员。春节期间,原本到云南旅游探亲的她立刻中断旅行,与家人连夜驱车3000公里从云南返沪。途中,程金玲就开始了线上办公。她仔细核对留宿学生名单,记录学生动态变化情况,确保留校学生信息每日动态报送的精准。抵沪后,在居家隔离观察期间,她坚持做好“远程的大数据统计”,为学校的决策和服务提供保障。 疫情面前,四海共此情。 来自越南的博士生韩燕珊在给辅导员的信中写道:“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我们虽然身在远方,但每时每刻都关注着中国的信息。抵抗病毒是全世界人民的任务。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办法购买口罩送往中国,全力协助学校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暴发时,来自意大利的硕士生马克正在印度旅游。第一时间里,他在孟买找了多家药店,买下150个口罩带回中国、捐给学校。 韩国大邱市政府驻上海首席代表、上海大学来华留学生校友分会常务副会长郭甲烈将从海外购买的口罩捐赠母校;巴林大学孔子学院捐赠了10000个口罩用于校园疫情防控…… 隔空不隔爱,山河定无恙。
美国沃顿商学院向上海大学捐赠20000个KF94防护口罩。 韦明其 摄 正视“不完美” 大年初一,网友伊朵儿在社交平台上组建了一个“白衣天使守护群”。这是一个爱心妈妈的“网络大本营”,8天时间里就募捐到了10000个口罩,并顺利送抵武汉中医院的一线医生手中。 除了奉献爱心,这个“百人群”还不得不与各种谣言斗争。“发生疫情已经够糟糕了,每天还会刷到不少谣言,真是让人伤神。”伊朵儿无奈地告诉记者。 与病毒的斗争,也是与谣言较量的过程。某种程度上,它需要重启我们的眼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严文华介绍,如果有文章通篇是在讲观点,那我们就需要了解:这些并不是事实性信息,而是观点性信息。如果想拥有自己的观点,就应当先去找事实性信息,而不是把这些观点性信息当作事实来接受、传播。 “有些人在传播信息时会传递‘这篇文章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请对这样的信息保持警惕。”严文华提醒,有一些自媒体热衷于发内容惊悚的文章,这些文字有可能袭扰到你,和你内在的疑虑形成共振。读这样的文章只会加深恐慌。包括对指导人际关系重构、个体心理重建的文章,都应当看看来源和出处,看看写作者的背景。 “看清楚”是前提,“把住手”也很重要。专家认为,负面情绪是有传递链条的。每个人都不应成为负面情绪的接收器,更不该成为负面情绪的放大器。 “关键的一点,是要相信这个世界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心理学专家汪晨波指出,在社会认知中,消极信息比积极信息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怒不可遏、感激涕零等极端情绪更容易“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很多人习惯于在网络上吐槽,经过叠加后,人们自然会感受到更为强烈的负面情绪。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从来都是不完美的。出事之前没有想得那么好,出事之后也没想得那么坏。”汪晨波呼吁,面对不完美的世界,我们不妥协,但也不绝望,而要努力地去改进,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健康、更理性、更有活力。
上海小朋友手绘图画为上海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资料图片 找到“镜子” 防控疫情,不仅要提高从发现到确诊,再到治疗的快速识别、快速收治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动员和引导能力,抓好科普教育、心理疏导等,为全面打赢这场战“疫”奠定基础。 席居哲是《疫路心防———用温暖照亮前方》的作者之一。这是一部凝聚了20余位专业人士智慧的新书。从第一篇科普文在公众号发布到作品上线仅用了三周时间,堪称“雷火速度”。他认为,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必须关注四种不同的心态,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因情施策: 一是恐慌心态。这是一种觉得“随时病会上身”的非理性心态。有这种心态的人,整天担心自己会被传染上,对接触的人过于敏感多疑,将自己封闭在一个固定的区域里,拒绝与外界接触。 记者了解到,“惶惶不可终日”的人并不少。“1药网”的在线问诊数据显示,“如何预防新冠肺炎”“出现哪些症状意味着感染”“新冠肺炎的传播方式有哪些”是排行前三的高频问题;但与此同时,“焦虑、抑郁、精神”等关键词的出现次数也高居前列。 “持有这一心态的人,对自己的身体变化过于警觉,哪怕干咳一声都会觉得自己被传染了。”席居哲指出,他们反反复复去检查和确诊,不仅加重了医疗负担,还会增加感染概率。 二是侥幸心态。这是一种觉得“病不会落到自己头上”的过于乐观心态。例如,到过预警地域的人以为,自己没有长时间停留、接触的人也不多,不会那么倒霉。 态度上无所谓,行动上便会缺乏约束。这无疑会给疫情传播埋下不定时炸弹,可以说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难点。 三是围观心态,即所谓的“吃瓜群众”心态。紧随围观心态的是事不关己的行为,这显然不利于形成“人人防疫”的整体氛围。 四是猎奇心态。在全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第一现场的播报员。对于一些场景,人们录像、拍照、发朋友圈;有些人还根据一个片段或一张照片,用一些臆测语言或者夸大其词来吸引点击量、关注度。这极易造成“滚雪球”效应。 为了消除这种不实消息的影响,往往需要挤占公用资源进行情况说明,会直接消耗原本紧张的资源乃至政府公信力。 专家呼吁,必须进一步消除因恐慌、侥幸、围观、猎奇心态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形成理性的社会心态。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督导师张亚认为,对每个人来说,保持正常、长期的社会关系十分重要,无论是友情、爱情,还是亲情,都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也更加关心他人,更加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他人就像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不断审视自己、不断调整自己,从而避免作出极端的行为或情绪反应。”张亚强调,隔离病毒并不意味着隔离社会关系网络、隔离爱与被爱。 这是因为,每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不仅“同呼吸”,更是“共命运” |
上一条:关于组织外国专家参加2019“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在上海,共“抗疫”④|托马斯:我有八个星期没吃最爱的肉包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