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于北京时间7月26日18:30至22:00线上召开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上海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委员有北京大学教授、原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陆俭明,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希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吴勇毅,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法国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孟柱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刘乐宁,日本大阪大学教授古川裕;其他嘉宾包括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陈昌来,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程娟,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冰,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宜学,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金生,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叶军,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艳莉,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曾军,上海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姚蓉,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黄景春,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丁治民。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副院长裴雨来、阚怀未,教授姚喜明以及全体教师出席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是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由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主持。专家们讨论并通过了《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章程》,随后委员会委员表决由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希亮担任副主委委员,李泉、吴勇毅、白乐桑、孟柱亿、刘乐宁、古川裕教授受聘为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由李颖洁担任委员会秘书长,裴雨来和阚怀未担任副秘书长。李颖洁院长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希望委员会专家能共同谋划和帮助学科发展取得突破。 陆俭明教授表示,很荣幸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学院学科发展方向、重大建设项目等的决策提供咨询意见与建议。
第二阶段是2022年度上海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研讨会。 开幕式上,李颖洁教授介绍与会来宾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情况。特邀嘉宾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程娟以人才培养为着重点阐述了国际中文教育的时代性特征、跨学科特征以及未来面临新的挑战。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通过视频为大会致辞,首先介绍了上海大学国际学生教育和国际教育学院的情况,他表示学校对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非常重视,并提出在新形势下应结合上大综合性大学特点,发挥学科整体优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委员会的成立必将推动上大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稳步前进。
随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详细介绍了学院整体情况和学科基础、发展现状、发展定位与规划,以及对学科发展的思考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将远期目标与近期任务相结合,“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发展愿景,从教学、育人、研究、合作四个方面全面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裴雨来介绍了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及发展情况,重点阐述了课程体系及建设,提出了汉硕培养“整体为客观要求,智能化为前行途径”的原则,以及产教融合问题与解决方案。 专家讨论环节由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崔希亮主持。委员会主任委员陆俭明教授提出,要突出上大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特色,要重视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只有重视汉语本体研究,才能确保汉语能够稳定、健康地走向世界”;要重视研究成果到教学的转化,从思路上转化为教学思路,从内容上转化为教学内容,从语言上转化为教学语言;加强海内外兄弟院校的合作。委员们从布局学科发展、促进师资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搭建教学资源平台等方面提供了指导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应着力于专用汉语教学知识的转化、教学步骤的落实、文本质量的把控,要结合专业和现有师资力量,着眼于学科的既有问题和前沿问题做精准研究、特色研究、带动性研究;强调关注在外汉语教学,加强海内外合作,努力开辟一条具有上海大学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模式。
接下来,嘉宾们围绕学科发展定位,研究生培养等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陈昌来提出调动一线教学岗位的教师加入学科建设,形成良好的机制和学科建设传统;制定学科建设具体落实的路线图并找到特色定位。 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提出了聚集有影响力的专家团队,创办有专业影响力的杂志,汇集研究成果;培养现有师资队伍,利用好研究生资源,加强国内外多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共同助力学科发展建设。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史金生希望上海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未来在结合专业学位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探索出国际中文教育专业性人才培养的道路。 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提出抓住国际化特色做好人才培养资源,聚集上海的地理优势、上海大学的学科优势,调动学生作为生产力,扩大现有教学资源平台优势,能组织点对点的科研服务。 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孙宜学期待上大国际中文教育在学科特色方面做出进一步探讨,培养具有上大“色香味”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上海,走向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艳莉提出学科建设应逐步落实到短板,充分发挥现有师资队伍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与学院发展相结合。 上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处长曾军提出了以孔子学院为载体,促进中华语言国际传播的转型升级;以传媒为抓手,推进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创新发展;以中国研究为目标,推进中化学术的国际传播的交流互鉴。他说:“打好语言、文化、学术的中国牌,才能让国际中文教育学科长足,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使命。”
最后,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总结发言,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立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将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在委员会的支持下,学院将不断打破发展瓶颈,为学科发展建设做出贡献。 |
上一条:2022年度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建设申报答辩会成功举办
下一条:关于2022年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评审结果的公示